今年3月份,中国老百姓整体的存款已经突破了160万亿元。
这个数字相当惊人,意味着老百姓的存款金额已经远远地把135万亿元的GDP总量给甩在了身后。
换句话说,如果老百姓这160万亿总存款(人均存款11.5万元、户均存款34万元)的潜力被激发出来,国内大A、房地产、国内生产总值(GDP)都将水涨船高!
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都将被重塑。
有一个问题,老百姓为什么把钱存起来?
本质上是因为资产荒。
意思就是,投资回报率高的东西太少了。
据粤开证券的分析,住户存款占比上升、非金融企业存款占比下降,直接原因是住户存款增速高于企业存款增速。其核心原因在于,居民购房和消费增速放缓,居民储蓄同比加快,企业营收同比回落。
大家之前都喜欢买房子,搞投资。
因为房子一直涨,各类理财、信托、投资的回报率也不错。
当房价能够跑赢通胀,当投资回报率能够跑赢存款利率,大家都不傻,算得明白这笔账,钱自然要生钱,而不是躺在银行里被稀释。
所以,我们看到2021年以前,大家都在拼命地借贷,拼命地加杠杆,贷款增速是快于存款速度。
比如数据显示,2005年老百姓的(贷款余额/存款余额)比例在17%、18%的样子,逐年上涨,一年一个台阶,一直到2020年的60%,就是不断地加杠杆。2020年后,大家杠杆加不动了,又开始转身集体超额储蓄。
这背后,就是投资回报率开始下滑了。
举个例子。
整个股票市场的盈利都在受到挑战。
2024 年 10 月 31 日,已完成三季报披露的 5356 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4.41 万亿元,同比降 0.53% ,整体业绩仍在低位波动。
整个房地产市场也是低位运行。
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,2025 年 3 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 0.59% ,整个二手房价格至此环比已连续下跌 25 个月。
放眼望去似乎处处都有大波动,怎么办?
只能存钱!
这样的大环境下,银行存款似乎成了最安全的 “避风港”。所以2020年以后,老百姓的存款速度开始网上飙升,2022年底,存款总额已经超过120万亿元,与当年的GDP旗鼓相当。老百姓存款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越来越快地突破130、140、150、160万亿元的整数关口。
2020年以后,老百姓的存款同比增速大幅超越整个社会存款的同比增速,最高一度达到18%;2025年1月,老百姓的存款总量同比上升12.40%,而整个社会同比增速在6%左右。
就是说,老百姓存钱的速度很快,态度很坚决。
这些都导致了一个结果。
市场上的钱,越来越集中在老百姓手里!160万亿元存款,已经占到了整个320万亿M2的50%!
不过,过度储蓄真的是万全之策吗?
并非如此!
160万亿元的存款看似放在银行里避开了房产、股市的波动。但是别忘了钱是会贬值的!
大家如果都不消费,不投资,把钱放在银行里。那么,企业(实体经济)的产品就很难卖出去,企业营收、利润就会压缩,企业就更不愿意贷款,银行就不得不降低利率,国家就不得不增加赤字刺激经济。
利率降低、赤字增加,不是好事。
因为人民币会有很大的贬值压力,而人民币一旦贬值,大家手里的钱就会被动贬值。
比如,大家现在给汽车加92号的汽油差不多是7块3一升油,如果国际油价不变,而人民币贬值10%,那么国内加油的成本(国际油价*汇率*税率等)也会增加10%,即加一升油差不多要8元每升。
原本能加 100 升油的钱,现在只能加 90 升,货币的购买力实实在在地下降了。
这也绝非在危言耸听,而是在历史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。
日本在20世纪 90 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,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,即所谓的 “失去的三十年”。
当时,日本民众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,减少消费和投资,开始把现金存入银行。不消费、不投资,这就导致了企业(实体经济)产品滞销,经济陷入通縮螺旋,物价下跌,企业盈利困难,不愿意再投资、不愿意再借贷。
结果就是,日元从1995年开始快速贬值,从80左右一度贬值到1998年的147,贬值最厉害时接近80%!
日本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的“渡边太太”。
所以,该怎么办?
劝大家不要盲目存款!该消费的要消费、该投资的要投资!
大家这160万亿存款是把双刃剑,一定要流动起来,在整个经济系统里运转起来,用得好能化腐朽为神奇。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。” 经济只有在不断地循环流动中,才能保持活力。
以汽车消费为例。
国家已经给了前所未有的各项补贴,大家能提前换车的可以提前换车,汽车企业的订单增多以后,车间的生产线就会高负荷运转,工人们就会加班加点制造汽车,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和工人也都有干劲了。
居民存款(及贷款对应分期借贷)转为企业存款过程,也是企业营收利润增加的过程。
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,也有更多的借贷意愿去扩大产能,这些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,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,给员工更多的奖金绩效。
此外,大家发现汽车行业的复苏发展,也有动力把资金投入到汽车相关股票。股价的上升,也会扩宽居民财富增长的渠道。
大家手里有钱了,预期自然更加乐观,愿意进一步消费、投资。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,经济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。
最后,我们想说。
“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。”每一位老百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,看似微不足道,却能汇聚在一起形成强大力量,扭转整个经济预期。
在经济大转型过程中,家庭财富正在发生大迁徙与大洗牌。
二季度会有哪些刺激政策?什么时候?有什么影响?资本市场还有哪些机会?
公开场合不便多说,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进群。
累计10+场干货直播,10+位行业大咖,
价值3999元的直播课堂,本周限量免费开放。
我们一起了解政策趋势和经济走势,找到确定性机会!
THE END
这两年在咖啡领域攻城略地的库迪咖啡,要开便利店了。 近期,库迪咖啡高调宣布进军便利店行业,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铺开,依托现有10000家门店的规模效应,库迪咖啡意图在年底达成5万家门店。 这不是当下即...
《科创板日报》4月24日讯(记者 郭辉)科创板公司一季度财报披露进入集中期,多家高创新、高成长性企业,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取得积极进展,显示创新活力。 科创板芯片、软件、医药等多个板块龙头业绩爆发...
专题:A股震荡整固 机构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兼顾防御与成长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昨日多只宽基ETF尾盘放量翻红,引发市场关注。多位市场人士表示,放量的ETF都曾受到“国家队”偏好,可能是“国家队”再...
(原标题:人均500元的知名连锁日料店,被曝回收客人食材?涉事门店回应,监管部门已介入) 据《南方都市报》报道,4月25日,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,内部员工爆料,连锁高端日料品牌“水濑放题”广州一...
2025年4月17日,冰轮环境(000811.SZ)发布2024年年报。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6.35亿元,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减少8.60亿元,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1.48%。归母净利润为6.28...
自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不少消费者反映充电价格更便宜了,但也有消费者反映存在明码标价不到位、收费标准不一致等现象。 4月中旬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在北京实地探访了14个电动自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