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女兆
罕见的一幕出现了。
美国知名民调机构和智库(Pew Research Center)近日发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:
5年来首次,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增加了。
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信号。关税战,为什么反而提升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?
颇具戏剧性的是,就在报告发布前两天(4月15日),白宫官网刚刚更新了“232条款”关税事实清单,以中国反制措施为由宣布对特定产品加征最高达245%的惩罚性关税。
这种突破经济学常识的极限施压手段,却没有成为激化民间情绪的助燃剂。
皮尤的数据呈现出的图景是:
2025年,对华持负面看法的美国成年人占比从2024年的81%降至77%,将中国视为“非常不友好”国家的比例,更是从43%骤降10个百分点至33%
在“谁是敌人”的认知坐标上,认定中国为“敌人”的受访者比例也从上年的42%回落到33%
若将观察周期拉长,这种“温差”愈发明显。
在“最大威胁来源”的选项中,虽然仍有42%的美国民众将中国列为首位,但这一数值较2023年已缩水8个百分点。
值得玩味的是,这种民意的“软着陆”恰与华盛顿政治精英的“鹰派合奏”形成微妙错位——国会山接连通过涉台法案、五角大楼持续强化印太军力、商务部对华技术封锁层层加码,但民间对华负面情绪却出现五年来的首度松动。
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变化?
事实上,民意寒暑表的微妙波动,恰恰是多重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这些数据,来自今年3月24-30日对3605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调研,此时的华盛顿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,被内部离心力撕扯得步履蹒跚。
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开展“政府瘦身运动”,大幅削减联邦开支、大规模裁减联邦雇员,引发广泛质疑。
美国抗议活动频发,还蔓延到欧洲多地。抗议者高举“美国怎么了?”“停止伤害人民”等标语牌,表达对政策混乱的愤怒。
更重要的是,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识到,当关税大棒挥向中国时,最终砸中的其实是自己的钱包。
民调显示,有52%的美国人认为关税对美国不利,53%觉得关税会对自己个人产生负面影响。这与2021年的民调结果变化很大,当时大多人认为关税对个人影响有限。
实际上,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美国进口商品价格,尤其是生活日用品、电子产品等消费品价格将明显上涨。比如2018年特朗普对洗衣机进口征收50%的关税就导致洗衣机价格直接上涨了约12%。
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(无党派智库)估计,由于加征关税后的价格传导,最终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将承担90%以上的关税成本,新关税将降低美国人的收入,对最贫困的五分之一人口的影响约为4%,对最富裕的五分之一人口的影响约为 2%。中等收入家庭的典型收入每年将损失约1,700美元。
而美国进步中心(中左翼智库)采用不同的方法估计,中等收入家庭的损失为 2,500至3,900美元。
遍布美国各地的民众大规模示威游行和部分抢购行为,既是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策不满情绪的表达,也是对物价上涨影响自身利益的担心。
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宇舟】 在4月2日开启新一轮登峰造极的关税战之后,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了: 先是特斯拉股价应声而跌,马斯克虽然没有直接评论关税政策,但4月6日,他在X(推特...
美滥施关税政策必将对未来美国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,白宫希望美联储能快速降息,但美联储担心通胀再度上升选择按兵不动。白宫与美联储的冲突加剧,白宫不断对美联储施压,有可能通过提前提名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来“...
财联社4月24日讯(编辑 黄君芝)在特斯拉受到“抵制”以及爆发大量暴力事件、股价大跌之际,CEO马斯克在周二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,他将减少在政府效率部(DOGE)的时间,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特...
周二,亚马逊公司据称正在考虑在其超低价商品购物平台Haul上显示关税附加费。据央视新闻,亚马逊将很快“在产品标价旁明确显示关税所占金额比例”。这一举措或将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展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如何推高商品...